民俗文化源远流长,说说槟榔的那些事儿
槟榔,原产南洋各国,在汉朝时期已传入我国。随着中医药的发展,槟榔的药性逐渐被人们发现。汉代的医家张仲景、陶弘景和葛洪在医书里面都曾多次提及跟槟榔有关的药,在药方中说槟榔能够“下一切气”,可以祛除所有恶“气”,比如反胃呕吐、肠胃不适等。直到现在,槟榔依然是一味很重要的中药。
除了药用,在南方文化中,槟榔树笔直的形象还衍生出忠诚、忠贞之意。中国古代官员借槟榔表达忠诚之心,被贬到岭南的人都很喜欢写槟榔诗,比如苏轼被贬到海南以后就写了一首槟榔诗,希望通过诗歌向朝廷传递一心无二、忠贞为国的心意。屈大均《广东新语》里说道,因槟榔没有枝干而用来象征女子“既受槟榔,则终身弗贰”。在南岛文化中,槟榔是非常重要的婚礼必备的物品,以郎君如槟榔、妾身如蒌叶象征夫妇相生相随。
在形态衍生之余,槟榔在民俗文化中也被赋予了新的寓意,逐渐成为岭南人社交生活中礼仪的象征,是他们迎宾待客的佳果。
晋人嵇含在《南方草木状》中云:槟榔,……出林邑,彼人以为贵,婚族客必先进,若邂逅不设,用相嫌恨。宋人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卷六曰:自福建下四川与广东西路,皆食槟榔者。客至不设茶,唯以槟榔为礼。明时《正德琼台志》也记载此事曰:亲宾来往,非槟榔不为礼。
到了清代,这种“以槟榔为礼”的风俗,还传进了北京,并且有过一段兴旺的时期。曾几何时,槟榔被京城人们广泛地用于社交生活中,不单豪门贵戚、官宦人家,连一般的行业人家、市井百姓,也要以槟榔代茶作礼。由于人们普遍地吃槟榔、敬槟榔、送槟榔,当时北京的槟榔需要量大增,因此还出现了专门卖槟榔的店铺。
时至今日,在台湾和海南、湖南等地区,还有以槟榔招待来宾的习俗。婚娶聘礼,槟榔为先,出门办事,喜宴待客,槟榔必不可少。槟榔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,依旧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。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与网友投稿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xfgc.lanjingkuaibao.com/4898.html